十大正规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非合作论坛,我司张晓涛教授接受专访:中非经济合作模式正经历深刻变化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4日   浏览次数:[]

 

 

(说明:原文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2018年第九期特别报道

 

 

中非发展互为机遇。非洲正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双方互利合作无疑潜力巨大。

 

前不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最新发布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伴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明显改善,中非双边贸易额触底反弹。2017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在2016年的贸易额基础上增长了14.3%。如何评价中非经贸合作近年所取得的成果?未来中非经贸合作的潜力何在?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十大正规平台(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张晓涛。

 

中非产业园区从机制化发展步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中非经济合作目前发展迅猛,根据商务部2017年的最新数据,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张晓涛认为,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了非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目前在非中国企业投资力度最大的前三个行业——制造业、资源开采和基础设施,从对非贸易、投资、基建融资和发展援助的深度和广度上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比。

 

“随着中非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非经济合作模式产生了深刻变化,由贸易和承包工程为主逐渐向产能、投资、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持续扩展,其中产能合作成为中非经济合作趋势性和战略性的重点领域。”张晓涛表示,近年来,非洲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园区建设被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视为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园区,需要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经营管理等方面借助国际合作,这就为依托产业园开展中非产能合作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非产业园区正从机制化发展步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园区或将成为中国向非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途径,园区‘走出去’应该成为中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放与发展经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他说,工业化合作成为趋势性和战略性的重点领域。作为中非工业化合作的现实载体和系统集成,产业园的合作模式代表着发展新趋势。

 

“中国在非洲兴建的工业园已吸引大量的企业入驻发展,成为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象征。中国在非洲建成、在建或筹建的产业园有近100个,其中近40个已经开始运营,产业园建设已成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洲工业化及中国对非经贸合作特别是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他说。据了解,目前中国在非洲设立的产业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国家级产业园,即被列入中国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的工业园,其资产规模较大、入驻企业较多、经济效益较好。其中,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赞比亚的谦比希经贸合作区、埃及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项目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为当地发展工业、赚取外汇、增加税收、提振就业、改善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类是中等规模的产业园,其通常由单一企业主导,如中国石油在乍得建设的产业园、武汉海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安哥拉建设的产业园等。这类产业园促进了所在国的相关产业发展,完善了所在国的相关产品自给和进口替代。第三类是民企和当地华商会建设的小型产业园。如乌干达天唐工业园就为丰富当地经济类型、活跃投资和经贸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经贸发展带来四大变化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加强对非投资成为中国政府各部门的共识,中国对非投资存量不断提高,深刻改变了中非经济合作的格局。当前中国对非洲投资领域不断扩展,由投资最为集中的建筑业和采矿业逐步向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互联网行业等新兴行业倾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非合作带来了更多机遇。谈到近年来中非经贸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有什么样的变化,张晓涛认为,中非经贸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进入了产能合作与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阶段,变化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产业投资顺序更加合理,主要表现为开发性投资先行、大企业先行;二是建立资金来源保障机制,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三是整合国内各类企业、各种资源,包括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先行,民营企业随着基础设施改善跟进投资,金融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等;四是从企业单打独斗到“抱团式”走出去,主要体现为境外经贸园区建设。

 

他说,中国希望与世界上更多国家在全球化或区域一体化的路径上分享发展的成果,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均衡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而增加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国际经济新格局深刻变革、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地位演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构想。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深化与有关国家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抓手。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带来的机遇,张晓涛认为,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欧亚大陆和非洲的投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沟通制定了新的政策,注入了新的资金。另外,中国对非洲经济的参与不断增加,为非洲经济发展、政府和普通劳动者带来了积极影响,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为当地创造就业和技能提升、技术转让以及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据了解,非洲国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一带一路”国家间经贸合作基础较好,拥有良好的贸易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空间、稳定市场需求,为产业链上各方提供协同配合的环境,为中非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无论是非盟的“2063年议程”,还是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在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对接时都有巨大的空间。

 

在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聚焦的五大目标之一是促进中非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助力中非合作更加协调均衡发展。对此,张晓涛认为,中非合作面临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型、从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升级、从工程承包向投资运营迈进的新机遇,以及在农业、银行和保险、房地产、电信、交通物流等新领域开展合作。另外,中国企业将国内的成功经验应用于非洲市场,包括了电子科技、农业以及数字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他认为,应推动更为均衡的中非伙伴关系。“非洲各国政府如能加强治理、采取更具战略性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中非关系的长期持续发展。无论国家大小、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现状如何,任何一个非洲国家都可以提高对华合作的深度,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国的发展。”他说。

 

中非产能合作未来仍有更大潜力尚待开发

 

非洲市场不同于其他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的机遇,张晓涛认为,当前,非洲国家普遍谋求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经验——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正是当前大多数非洲国家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他说,中非产能合作从商品出口扩展到资本、技术、机械和管理技能的合作。非洲大陆还需要大力推进工业化,才能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真正发挥造福于民的作用。“双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优势,拥有广阔前景。我认为未来中非产能合作仍有更大潜力尚待开发。”他说,比如,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是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与境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以股权、债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运作,促进非洲“三网一化”建设和中非产能合作,覆盖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等各个领域,促进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据了解,中国近几年对非投资合作却一直保持在每年30亿美元左右,非洲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截止2017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总量超过400亿美元,相较于论坛成立的2000年增长了接近70倍。比如,中国企业在苏丹投资建设的农业开发区,已于2016年揭牌运营,累计投资2700万美元,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10.8万亩,形成了集棉花、种子、研发、种植、深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园区建设,也带动当地上万人就业。非洲的发展迫切需要资金以弥补基础设施匮乏的短板。中国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支持。跟众多的非洲国家合作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涉及的有住宅、公路、桥梁、港口、铁路、机场、电力设施、通信等等。

 

中企挑战主要来自投资风险

 

目前赴非洲投资的中企数量不断增加,中企在非洲已基本覆盖非洲53个国家和6个地区。且非洲作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第二大市场,能源电力和交通运输占据市场的主要比例,进入非洲的中资企业遍布多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企扎根非洲,非洲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经验、就业平台、合作伙伴和市场渠道都接踵而至。谈到中企在非洲投资面临的挑战,张晓涛称,挑战主要来自投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等。他强调,中企在非洲投资需要关注目的国的软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如政治体制、政局的稳定性;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法律法规是否齐备和司法机关执法环节是否公允等,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如公民教育水平、宗教、风俗习惯等。在非洲进行投资,尤其是开采矿山、建立工厂,都需要对土地的性质、取得、使用和转让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有严格的劳工权益保障机制。“一些非洲国家实行外汇管制,即使赚了钱也难汇回国,一些国家货币不稳定,通货膨胀严重,也是投资、贸易的重大风险所在。有的国家还有国有化风险。”他说。

 

对于“走出去”赴非洲投资和做贸易的中国企业,他给出的建议是,全球政治和产业格局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外,针对挑战,对于“走出去”赴非洲投资和做贸易的中国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行业与市场发展,审时度势制定可操作的国际化战略,做好系统性海外风险管理战略十分重要,建立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的完备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客观、充分的尽职调查,建立国际化运营团队,解决跨文化冲突等。

 

他特别提醒,从长期发展看,中资企业在非洲需要注意的地方:采购订单更多留给非洲本地企业,通过并购方式,整合部分受到市场竞争冲击非洲本土企业;提高管理岗位上非洲雇员的比例,培养新一代非洲企业管理人员;加强资源开采型企业对安全生产及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视,关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企商业活动中融入符合现代理念的价值观,以谋求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

 

针对中企投资非洲的挑战及顾虑,在谈到对于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及中非企业家大会有怎样的期待时,张晓涛称,论坛有望出台新的中非合作务实举措,助力中非合作更加协调均衡发展,让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更加牢固。另外,双边政府有望推动加快经贸关系和产能合作发展增长,政治互信,政府间高层达成共识减少贸易与投资风险。在这一个大背景下,中非企业家一定会审时度势,抓紧历史给予的机遇,达成更多合作共识与合作意向。谈到未来的政策方向,他认为,中非政府通过加强治理,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促进投资、增长和发展。“拥有明确双边经济合作战略十分必要。提高中国政府对非洲的援助效率,从关注投入转向关注成果,由输血机制向造血机制转变。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仍需继续深度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以填补非洲的融资缺口。政府应该为私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要求企业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他说。

 

作者简介张晓涛,十大正规平台(中国)有限公司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公司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十大正规平台

20189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