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正规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我司刘建伟副教授在《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3期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7日   浏览次数:[]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对中国的挑战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WTO电子商务规则谈判与中国的应对方案

徐程锦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启动“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的规则谈判。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成员的谈判立场和谈判中的重点议题已逐渐明晰。该谈判是中国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导权的重要契机。由于国内相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中国在跨境数据流动、电信服务市场准入、网络内容管理、计算设施本地化和数据管辖权等议题上仍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同时,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国在网络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其他国家滥用出口管制、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进攻性立场。为了更好地参与 WTO 电子商务谈判,中国应当平衡数据出口和数据进口利益,改进国内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提高国内数据保护水平;制定约束政府接触和获取数据的国内和国际规则;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常设性沟通机制;扩大电信服务市场准入。中国还应当借助电子商务谈判的契机,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来维护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参与改进与互联网有关的WTO安全例外规则。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数字贸易 数据治理 安全例外

自我认知与发展战略——中俄“带盟”对接的现状与阻碍对接的原因分析

欧阳向英 房晓辉

自我认知和发展战略看似与“带盟”对接不相关,却在深层决定了中国与俄罗斯在民族心理和前行方向上的差异,因此会影响中俄合作的深度、规模和走向。自我认知关注的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主要有西化派、斯拉夫派和欧亚派。发展战略关注的是“怎么办”这个问题,在现实层面表现为“向东还是向西”“孤立还是合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似乎始终没有回答清楚“我是谁”和“怎么办”的问题,折射出其发展中的思想障碍。这个障碍无形地存在于俄精英层,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因而造成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和分裂。乌克兰危机后,新欧亚主义前所未有地占据上风,但西化派和斯拉夫派树大根深,导致俄精英层部分人士对东向战略持有戒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进行深入对接。“带盟”对接的实质性深化,有待剔除某种极端主义倾向的新欧亚主义在俄罗斯精英层得到更深刻的认同,有待欧亚大陆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得到更广泛更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带盟”对接 自我认知 国家战略 新欧亚主义 欧亚经济联盟

后危机时代拉美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与展望

张 勇

拉美地区具有倡导一体化的历史传统。然而,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2017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贸易、投资、货币和发展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拉美地区区域一体化发生新变局,即出现了拉美地区原有一体化的被动调整和新增一体化的主动拓展这两种趋势。尽管内生动力仍是驱动经济一体化的主因,但是一体化速度和方向越来越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期内,加强拉美地区内部经济一体化程度和面向亚太的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比较大的潜力,而旨在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和沿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结构性改革则是其重要保障。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对接拉美地区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关键词: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 区域合作 贸易保护主义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含义、动因与风险

李广子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与实践和政策层面的蓬勃发展相比,关于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采取“三分法”对金融科技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金融科技的演进历史并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同时讨论了金融与科技融合在中国的特殊背景。最后,本文分析了不同情形下金融科技所具有的风险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 金融功能 融合风险

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引致的贸易壁垒:特征事实、影响及中国应对

代中强

近年来,美国频繁对外发起知识产权调查,防止其国内市场遭受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本文发现,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率与知识产权调查数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美国大部分知识产权调查案件最终未能判定被告侵权。因此,声称维护“公平贸易”的知识产权调查,实质上已经异化为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调查将通过贸易抑制效应、贸易偏转效应、研究开发效应、全球价值链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深刻影响诉讼双方及利益相关者。本文认为,由于诉讼双方地位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知识产权调查将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中国通过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和在美国申请更多专利并不能起到减少知识产权调查的效果。本文从政府顶层机制、行业保障机制和企业预警机制三维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 调查贸易壁垒 调查效应贸易保护

美国金融制裁:框架、清单、模式与影响

郑联盛

金融制裁日益成为美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政策工具。通过依托美元霸权体系、强化清单系列制裁和次级制裁,以及提升制裁“聪明”程度,美国金融制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美国的金融制裁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目标及组织框架,可分为针对特定国家的制裁、清单系列制裁、行业性制裁等类别,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清单系列制裁。美国财政部以司法管辖区为界将制裁分为一级制裁和次级制裁,针对非美国实体的次级制裁凸显了美国的域外管辖权。美国金融制裁可分为对个人或私人部门银行的单点式制裁、对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打压式制裁、对中央银行的破坏式制裁和对特定国家的紧急资产冻结等模式。不同的金融制裁清单和制裁模式对被制裁实体造成差异化的破坏性影响。针对美国金融制裁,中国应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重在规避,并寻求多边合作、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有效应对美国多样化制裁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美国金融制裁 清单系列制裁 应对政策

美国次级经济制裁:发展趋势与常用对策

刘建伟

次级经济制裁是主导制裁国对那些与原始被制裁国存在经济联系的第三方所实施的制裁。过去十多年,美国次级经济制裁使用“常态化”,在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视金融手段,已经造成重大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各大经济体主要采取四种策略予以应对:“制裁预阻”“遵守阻却”“国际裁决”和“技术规避”。然而,这些策略对各国企业和公民提供的保护有限,无法根本性地阻止美国滥用次级经济制裁及其负面影响。受美国国内形势变化和偶发国际事件的影响,当今各经济体有效应对美国次级制裁的难度明显变大。克服这种困难离不开国际合作,也需要各大经济体加快改革,尽早形成切实可行的反制力量。

关键词:次级经济制裁 域外管辖 世贸组织 遵守阻却

美国单边金融制裁的国际法分析

刘 瑛 黎 萌

美国的单边金融制裁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经济强制行为,而无论是国际成文法还是国际习惯法都未一般性地禁止这类金融制裁行为。某一种具体的金融制裁措施最终是否具有国际合法性,还需要根据其是否与现有国际法原则相统一、是否违背美国的国际条约义务或承诺来判定。美国单边金融制裁中违反国际管辖原则以及违反美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具体承诺的行为,不具有国际法上的合法性。对其中违反国际法的金融制裁措施,可以实行阻断并通过在国际组织和美国法院诉讼来维护权利,同时建立、健全中国的金融制裁法律制度来依法反制。

关键词:单边金融制裁 经济强制 国际合法性 应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