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产业结构与经济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对台经贸活动的认识必须转变。这涉及到对台政策思维和具体政策决策,关系到国家统一目标的实现。
就宏观而言,特别是历史性层次上的问题,政治经济学视野总是相比那些庸俗经济学目光要长远和深刻得多。
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当然是经济活动。但,这一经济活动的良性维持与发展,必须基于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一最高政治框架才有可能。
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完整,不仅是中国内政,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是中国新时代里的最大政治事项之一,也是最强烈的一项民意所在。
中国经济发展与实力提升,有着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的一面。如果某些经济活动不利于甚至有损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国家统一,就必须及时予以调整。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一个具有逻辑一致性的历史必然过程。值得清醒的是,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国就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国,更难以成为强国。台湾问题彻底解决的那一天,就是中国迈入一个直接面向太平洋的世界性强国大路的开始。
在两岸产业结构与经济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对台经贸活动的认识必须转变。这涉及到对台政策思维和具体政策决策,关系到国家统一目标的实现。
过去多少年来,在“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对台政策上,国家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强大善意的单方面努力。“优台惠台”措施,是广泛而具体的。大陆不仅早已成为台湾的最大顺差来源,台资企业在大陆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优待,获取了巨大利益。
仅就两岸贸易看,台湾对大陆输出商品金额远远高于大陆对台湾的商品输出额。2020年,大陆(含香港)对台湾商品输出647.79亿美元,增长10.8%;台湾对大陆(含香港)的商品输出1514.52亿美元(占其总出口值的43.9%),增长14.6%,台湾从大陆获得的顺差高达866.73亿美元,占其总贸易顺差的66.14%。
从1990年代下半期开始,台湾就一直连续从大陆获取贸易顺差,顺差额持续迅速增加:2000年超过200亿美元,2002年超过300亿美元,2003年超过400亿美元,2004年超过500亿美元,2006年超过600亿美元,2007年超过700亿美元,2010年超过800亿美元,2012年超过900亿美元,2013年超过1000亿美元。2013-2020年的8年间,有5年超过1000亿美元。1998-220年,台湾来自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为16741.49亿美元。
台湾的经贸高度依赖大陆,已是多年的事实。台湾6517亿美元GDP与2.59万亿美元人均GDP的经济水平(2019年数据),如果离开了大陆,大幅缩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2018年、2019年台湾对东盟出口分别下降了0.7%、7.2%,致使台当局蓄意策划推动的所谓“新南向政策”彻底破产。这也强烈反衬了台湾对大陆经济的高度依赖。
广泛而巨额“优台惠台”措施,并未有效缓解和遏制破坏国家统一的“台独”倾向与步伐。台独势力与气焰甚至变得一再张狂,拒不承认作为两岸友好往来以及和谈的政治基础的“九二共识”。不仅加大了对美“军购”的频率与规模,还公然与美反华力量勾连,一再脚踩国家统一的红线。
特朗普任期内,美国政府现任官员访台次数为7次,2020年8月9日美国卫生部长阿扎(Alex Azar)率团“访台”;美国二星海军将军亚太情报总指挥官史达曼于2020年11月“访台”。1990-2020年,台当局向美国军购52次,总金额达829.04亿美元,其中,在特朗普政府期间的军购共计11次,总金额达183.34亿美元。
这当然就削弱了两岸经贸活动赖以维持与扩大的政治保障。大陆惠台措施与经济支持如果成为台独势力的经济基础,两岸经贸活动就必须也必然发生变化,大陆对台经贸政策也就需要认真严肃反思,必须做出调整。
那种一厢情愿式地仅凭单方面良好愿望而不顾平衡不计成本地“惠台”政策措施,实践证明收效不大,甚至事与愿违。
作为高端技术产业的液晶面板工业,曾长期集中于日韩和我国台湾几家企业。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面板显示工业进入深度周期性衰退,产能严重过剩,库存严重,特别是台湾企业的压力最大(以下这个案例,来自路风,2016年)。因为此前,日韩企业一直是台湾液晶面板的主要购买者,但从2008年8月起,为了确保本身产能而取消了对台采购,致使台企库存猛增而全面亏损。
为了“惠台”,支持台企,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在2008年12月21日召开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宣布,先期采购台湾企业生产的液晶面板20亿美元。随后,工信部牵头成立了“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促进工作组”。由工信部与国台办支持,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2009年1月26日在福州举办了“海峡两岸平板显示战略合作论坛”,9家大陆电视制造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协议”向奇美电子、友达光电等台湾企业采购1200多万片液晶面板,金额高达21.9亿美元。2009年6月,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带领大陆采购团到访台湾,将2009年采购台企面板金额翻番为44亿美元。
大陆下了高达44亿美元采购大单的同时,也希望台湾面板企业能够到大陆投资设厂,或者开放大陆企业投资台面板企业。然而,与大陆的一厢情愿恰恰相反的是,台当局在2009年6月30日公布的大陆投资政策,彻底堵死了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可能。至于台液晶企业到大陆投资,台当局也仅允许投资“后段模组厂”,关键的面板制造仍属禁止之列。即使后来在大陆企业京东方宣布自主建设6世代线和8.5世代线的强大冲击下,日韩政府为了争夺中国大陆市场而放开其液晶面板企业在中国建生产线,对台企与台当局形成了强大压力,台当局才不得不放开台企到大陆建设生产线,但限定不得超过三条线,并遵循“N-1”或“N-2”原则,即在大陆建设的生产线必须比在台湾的已有生产线低1-2个世代。
更为恶劣的是,就在44亿美元的大陆采购意向达成之后,韩国企业从2009年2月开始突然用现金买走了友达与奇美等台企手中在2008年10月以后积存的400万片液晶面板,并签署了2009年度的采购协议。韩国企业随即针对中国大陆彩电企业控制面板供货量,提出了涨价要求。此时,手握大陆巨额订单的台企却坐视液晶面板缺货而不急于投资与生产,致使价格在2009年3月到8月间上涨了30%以上,导致大陆彩电企业陷入困境。然而,2009年4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却还在强调“重点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这就产生了路风教授坦言的,这不仅显示当时政府不仅没有相信可以完全依靠像京东方这样有着强大自主技术创新战略与决心的本土企业来发展液晶面板工业,反而寄望于同外资特别是台湾企业的合作。【1】
这个曾经的实实在在的案例,典型地显示出我们对台政策的一厢情愿,过于从单方面善意出发的政策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类似的政策措施,恐怕不只是2008年至2009年属于高端产业的液晶面板工业吧。普通如农产品,高端如液晶显示器和芯片等,有着不少的领域,值得严肃认真总结与反思对台政策。
其实,我国台湾地区对大陆企业和商品的抵制心理非常强烈,这种抵制与禁止不仅已经常态化,也已制度化法律化。从2020年9月3日起实施的经台湾“经济部”专门修订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对陆资的堵防,包括禁止大陆OTT网络串流媒体经由代理方式登陆台湾。2020年12月31日之前,淘宝与爱奇艺被迫相继退出了台湾市场。诸如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企业,就更是被台当局拒之岛外了(宁南山,2021年)。
面对如此不断肆意挑衅与恶化的态势,还不值得我们相关方面的高度警醒与认真反思吗?
“台独是死路一条”,当然是!也必须是!但这句话不应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毕竟,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不应也不允许拖延过久!
【1】以上有关液晶面板工业的案例,引自路风,《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第206-208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出版。
(供稿:林光彬 审核:林光彬 编辑:王萌)